39问医生

小孩尿崩症是什么原因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小孩尿崩症可能是由抗利尿激素缺乏、抗利尿激素不敏感、颅内肿瘤、遗传因素、感染后遗症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抗利尿激素缺乏
抗利尿激素由下视丘神经垂体束合成分泌,在维持正常体内水平衡中起到关键作用。当其缺乏时会导致肾小管重吸收水分减少,引起多尿和频尿。补充外源性抗利尿激素是治疗该病的一种方法,例如使用去氨加压素片、鞣酸加压素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2.抗利尿激素不敏感
由于抗利尿激素受体异常导致机体对ADH不敏感,使肾脏不能有效地保水,从而引起尿崩症的发生。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口服氯磺丙脲片、格列本脲片等药物增加体内胰岛素浓度,降低血糖水平,缓解不适症状。
3.颅内肿瘤
颅内肿瘤压迫下丘脑或垂体柄,干扰了抗利尿激素的正常分泌和运输,进而影响肾小管对抗利尿激素的反应,导致尿量显著增多。对于确诊为颅内肿瘤引起的尿崩症,首选的治疗方法通常是手术切除肿瘤,如经鼻蝶入路垂体瘤摘除术、开颅垂体腺瘤切除术等。
4.遗传因素
如果存在家族史,则可能因为遗传基因突变导致抗利尿激素合成不足或者肾小管对其不敏感,出现尿崩症的情况。针对遗传性尿崩症,可遵医嘱使用氢片、片等利尿剂以减轻水肿,但需监测电解质平衡。
5.感染后遗症
若儿童曾经患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如脑膜炎、脑炎等,这些疾病可能会损伤下丘脑或垂体区域,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或功能障碍。针对感染后遗症所致尿崩症,需要积极寻找并消除潜在的感染源,同时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如口服补盐液或静脉滴注生理盐水。
建议关注患儿是否有口渴、频繁排尿等症状,并定期监测孩子的饮水和排尿情况。必要时,可以进行头颅磁共振成像、血液和尿液分析以及禁水-加压素试验以评估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和反应。
66
2024-03-10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