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免疫功能低下
免疫功能低下的个体对抗微生物入侵的能力减弱,导致易受支原体感染。可遵医嘱服用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利巴韦林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2.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由于气道结构和功能异常,可能导致呼吸道防御机制受损,易于支原体定植和感染。可以配合医生通过吸入糖皮质激素如布混悬液、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进行缓解。
3.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会使机体免疫应答受到抑制,无法有效清除支原体感染。建议在医师指导下调整免疫抑制剂剂量或更换方案。
4.遗传易感性
遗传易感性指个体携带某些基因变异,这些基因可能影响免疫反应和病原体识别能力,从而增加支原体感染的风险。针对遗传易感性的支原体感染,需考虑家族史并进行相关基因检测,以评估风险并制定预防策略。
5.环境因素暴露
环境因素暴露包括空气污染、烟雾、粉尘等,这些因素可能损害肺部组织屏障,进而增加支原体感染的机会。减少环境污染源接触,注意室内通风换气,佩戴口罩是降低环境因素暴露风险的有效方法。
此外,患儿还可适当进行户外运动,提高身体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