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宝宝单核细胞比率偏高是怎么回事?

李红冬 综合内科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宝宝单核细胞比率偏高可能是感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结核病、巨球蛋白血症、非霍奇金淋巴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疾病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感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感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血液系统疾病,此时体内免疫反应活跃,以单核-吞噬细胞增生为特点。这会导致血液中单核细胞比例增高。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可用于治疗感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2.结核病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当机体受到结核菌侵袭时,机体免疫系统会启动防御机制,导致单核细胞活化并增多。这会引起典型的临床表现:低热、乏力和体重减轻。抗结核药主要有异烟肼、利福平等,通过口服给药的方式进行治疗。
3.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是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由于异常增生的浆细胞产生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导致血液中的单核细胞被包裹在其表面,进而出现偏高的现象。临床上常使用苯丁酸氮芥片、环磷酰胺胶囊等烷化剂来抑制B淋巴细胞的增长,从而达到降低单核细胞的目的。
4.非霍奇金淋巴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组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由于肿瘤细胞过度增殖,刺激单核细胞分化和增殖,导致其在血液中的比例升高。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常用药物有环磷酰胺、等,可以杀死癌细胞,控制病情发展。
5.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在EB病毒的作用下,单核细胞会出现增生的情况,因此会出现偏高的现象。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昔洛韦颗粒、盐酸伐昔洛韦分散片等抗病毒药物进行缓解。
建议定期监测血常规,以便及时发现血细胞计数的变化。同时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营养支持,有利于促进疾病的恢复。
66
2024-02-13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