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是指血液中每个红细胞内所含有的血红蛋白的平均量,正常成年人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正常值为26-34pg,高于26pg称为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偏高。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偏高,可能是由于生理性因素引起,也可能是由于巨幼细胞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病理性因素引起。
1、生理性因素
如果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饮水量过少,可能会导致血液出现浓缩的情况,从而引起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偏高的情况。建议患者多喝水,可以改善血液浓缩的情况。
2、巨幼细胞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DNA合成障碍导致叶酸缺乏的一种贫血,患者会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症状,检查时会出现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偏高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叶酸、维生素B12等药物进行治疗。
3、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是一种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疾病,是由于血红蛋白的珠蛋白肽链基因突变或缺失,导致珠蛋白肽链合成减少或完全缺失所引起的一种贫血。患者会出现皮肤苍白、乏力、肝脾肿大等症状,检查时会出现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偏高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去铁胺、地拉罗司等药物进行治疗。
4、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可能与遗传、理化因素、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患者会出现贫血、感染、出血等症状,检查时会出现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偏高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来那度胺、沙利度胺等药物进行治疗。
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以一种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可能与长期吸烟、吸入过敏原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检查时会出现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偏高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硫酸特布他林、沙丁胺醇等药物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饮食上注意保持营养均衡,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助于补充机体所需营养,从而增强抵抗力,有助于缓解病情。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