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母乳性黄疸是不是一吃母乳就黄

李红冬 综合内科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母乳性黄疸是一种特发性的高胆红素血症,主要表现为轻度到中度的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可伴有暂时性肝功能异常。
母乳性黄疸的发生与母乳中的某些成分影响胆红素的代谢有关,这些成分包括β-葡萄糖醛酸苷酶等,会导致胆红素的排泄延迟,进而引起胆红素水平上升。此外,母乳中含有的一种名为“乳白蛋白”的物质,具有抑制肝脏摄取未结合胆红素的作用,进一步促进了胆红素的积累。因此,母乳性黄疸患者会出现上述临床表现。
母乳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3~4天出现,7~10天达高峰,2周至3周自行消退,少数可延至生后3~5周。
对于新生儿黄疸,应密切监测胆红素水平,避免脱水和过度喂养,以减少母乳性黄疸的影响。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建议暂停母乳喂养或采取其他治疗措施来管理黄疸。
66
2024-03-17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