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感冒引起畏寒怕冷是怎么回事

任正新 全科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感冒引起畏寒怕冷可能是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免疫力低下、脱水、电解质失衡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病毒感染
感冒多由病毒入侵引起,这些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此时体温调节中枢出现异常,为抑制病原体增殖,会出现发热反应。当体温上升时,为了减少散热,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导致产热量大于散热量,从而出现畏寒、怕冷的症状。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可用于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能有效抑制流感病毒复制,减轻感冒症状。
2.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可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反应增强,产生炎症介质,这些介质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进而引起发热。体温升高时,身体需要更多的能量来对抗感染,这会导致肌肉颤抖和发抖,进一步加剧寒冷感。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可以针对特定的细菌感染进行治疗,改善病情并缓解畏寒现象。
3.免疫力低下
免疫力低下的个体更容易受到感冒病毒的侵袭,由于无法有效地抵御病原体,机体处于持续的应激状态,新陈代谢加快,产热增加,但散热不畅,所以容易感到寒冷。提高免疫力是预防感冒的关键。可通过合理饮食、规律运动和充足睡眠来增强免疫力,减少感冒的发生。
4.脱水
感冒会引起鼻塞、流涕等症状,导致水分丢失过快,引起轻度脱水。脱水状态下,体内血液循环量减少,血液黏稠度增高,外周血管收缩,影响了正常的体温调节功能,易出现畏寒的情况。补充水分是治疗轻度脱水的主要方法。建议患者适量饮用温开水或电解质溶液以恢复体液平衡。
5.电解质失衡
电解质失衡可能导致心律不齐,影响血液循环,降低体温调节能力,使人感到寒冷。此外,电解质失衡还可能引起神经和肌肉功能紊乱,进一步加重畏寒症状。纠正电解质失衡通常需要静脉注射电解质溶液,例如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等,以恢复体内钠、钾等离子的正常浓度。
针对感冒引起的畏寒怕冷,建议患者适当添加衣物,注意保暖。同时,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血常规、尿常规以及电解质水平检测,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
66
2024-03-27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