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中医心血不足的症状和原因

于晨光 中医内科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中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中医心血不足可能是由心气虚、心阳虚、气血两虚、阴虚火旺、痰浊凝滞血脉等病因导致的,其症状和体征各异。治疗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调理,如心气虚需补益心气,心阳虚需温补心阳,气血两虚需气血双补,阴虚火旺需滋阴清热,痰浊凝滞血脉需化痰祛湿等。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获得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
1.心气虚
心气虚指心脏功能减弱,不能正常发挥推动血液运行、温煦机体的作用,导致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引起胸闷、乏力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散等药物进行调理,能够有效改善不适症状。
2.心阳虚
心阳虚是由于心阳虚弱,不能够鼓动气血上行于头面,故见头晕。此外,心阳虚弱则运血无力,所以会出现面色青白无华的情况。对于心阳虚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柏子养心丸、天王补心丹等药物来缓解不适症状。
3.气血两虚
气血两虚是指气血不足,脏腑组织失于濡养,当心血亏虚时,则会导致脑髓失去滋养,出现眩晕、失眠多梦、健忘、肢体麻木、刺痛等症状。此类患者可配合医生通过应用八珍颗粒、十全大补丸等药物进行调理,有利于补充气血,进而达到辅助治疗的效果。
4.阴虚火旺
阴虚火旺是因为体内阴液亏损,无法制约阳气,导致阳气偏亢,火热内生,若心阴亏虚,虚火内扰,则会引起心烦不宁、失眠多梦、潮热盗汗等症状。针对阴虚火旺所致的心悸,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等滋阴降火的中药方剂进行调理。
5.痰浊凝滞血脉
痰浊凝滞血脉是指体内的湿邪凝聚成痰,痰湿阻塞经络,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使心脏得不到足够的营养供应,从而出现胸闷、心悸等症状。此时,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并接受相应治疗,如针灸、拔罐等方式祛除痰湿,以促进气血畅通。
针对心血不足的情况,建议调整饮食结构,适当进食红枣、阿胶等食物以辅助补血。必要时,还需定期进行血压监测以及血脂检测,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
66
2024-02-12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