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化疗后乳酸脱氢酶偏高的原因及危害

李帆 肿瘤科 副主任医师
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化疗后乳酸脱氢酶偏高可能是药物副作用、恶性肿瘤、肝炎、心脏疾病、肌炎等疾病因素导致的,其可能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增加治疗风险。患者应尽快就医,以便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管理。
1.药物副作用
由于化疗药物对机体产生毒性作用,导致血液中的乳酸脱氢酶含量升高。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泼尼龙等药物进行缓解。
2.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细胞可释放出乳酸脱氢酶入血,引起血液中此酶活性增高。针对癌症患者的治疗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靶向治疗等多种方式,需依据具体情况制定方案。
3.肝炎
肝炎可能导致肝脏功能受损,影响乳酸脱氢酶的代谢和排泄,使其浓度上升。保肝治疗是主要手段,如遵医嘱服用水飞蓟宾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等护肝药。
4.心脏疾病
心脏疾病可能会影响心肌细胞的功能,导致乳酸脱氢酶从心肌细胞中泄漏出来,从而增加其在血液中的浓度。改善预后的措施主要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如戒烟限酒、规律运动以及在医师指导下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硝苯地平控释片等降脂、降压类药物。
5.肌炎
肌炎时肌肉组织受到炎症刺激,可能会出现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的现象。患者可以遵照医生的意见通过应用醋酸龙注射液、甲泼尼龙注射液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来控制病情。
建议密切监测乳酸脱氢酶水平变化,定期复查。同时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减少肌肉损伤风险。
66
2024-02-08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