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脑出血病人血压骤降的原因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脑出血病人血压骤降可能是由颅内压增高导致的血压下降、脑水肿引起的心输出量减少、脑膜刺激征引起的血管运动中枢功能障碍、脑干损伤导致的自主神经系统紊乱、颅内压监测引起的血压波动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颅内压增高导致的血压下降
颅内压增高时,脑组织受到压迫和移位,使脑脊液循环受阻,血液回流不畅,从而降低颅内压力,缓解高血压。颅内高压状态下的血压下降通常需要紧急处理,可遵医嘱使用、甘露醇等药物进行治疗。
2.脑水肿引起的心输出量减少
脑水肿会导致脑部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进而引起心输出量减少。当脑水肿严重时,心脏负荷加重,血压也会随之下降。针对脑水肿引起的心输出量减少,可以考虑应用利尿剂如氢、螺内酯来减轻脑水肿。
3.脑膜刺激征引起的血管运动中枢功能障碍
脑膜刺激征是由于脑膜炎或其他原因引起的一种临床表现,此时会对大脑皮层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影响到正常的神经传导通路,造成血管运动中枢功能障碍,出现血压下降的现象。对于脑膜刺激征引起的血压下降,可以通过体位引流的方式改善,也可以遵照医生的意见选择合适的体位,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改善不适症状。
4.脑干损伤导致的自主神经系统紊乱
脑干是自主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负责调节心跳、呼吸和血压等功能。脑干损伤可能导致这些功能失调,包括交感神经系统和迷走神经的功能异常,进而引起血压下降。脑干损伤后血压下降可能需急救处理,应立即就医并接受专业医疗管理,例如建立静脉通道以保证输液稳定。
5.颅内压监测引起的血压波动
颅内压监测过程中,穿刺点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和局部缺氧可能会间接影响脑血管收缩和舒张功能,导致血压波动。如果发现颅内压监测引起的血压波动,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调整监测方式或更换位置,必要时暂停监测以评估患者状况。
建议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变化,特别是在治疗过程中,以及时发现血压骤降的情况。除上述提及的因素外,还应注意电解质平衡,避免过度降颅压带来的低钠血症风险。
66
2024-02-19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