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平躺血压低站立血压高怎么回事

任正新 全科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平躺血压低站立血压高可能是体位性低血压、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药物副作用、慢性肾衰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病因导致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是指从卧位突然转为立位时发生的一过性血压下降超过20/10mmHg。此时心脏前负荷减少导致心输出量下降,脑供血不足引起头晕、眼前发黑等症状。对于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可以采取仰卧位起坐训练进行针对性锻炼,以改善血液循环和身体适应能力。
2.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可能导致血管收缩和舒张调节异常,从而引起血压波动。这可能使血压在改变姿势时出现短暂下降。针对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引起的血压变化,建议患者遵医嘱使用米多君等α受体激动剂增加外周血管阻力,改善症状。
3.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如降压药、利尿剂等可影响血压水平,导致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这些药物通过扩张血管或减少体内液体容量来降低血压,而体位改变时这种作用更为明显。对于由药物引起的体位性低血压,应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方案,例如更换为盐酸米多君片等α-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4.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衰竭会导致肾脏无法有效地调节水和电解质平衡,进而影响到血压的稳定性。当患者从平卧位变为直立体位时,由于重力作用血液积聚在下肢,回心血量减少,此时就会出现一过性的血压下降。对于慢性肾衰竭合并体位性低血压的患者,可以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奥曲肽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有助于控制血压。
5.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会影响交感神经系统对心血管系统的调控,导致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该病通常伴随长期高血糖状态,损伤神经纤维,使其失去正常的传导功能,致使交感神经对心血管的支配减弱,在体位变动时不能及时调整循环状态,从而引起血压下降。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2片等营养神经类药物进行治疗。
建议定期监测血压和心率,以便及时发现体位性低血压的变化。必要时,可进行直立倾斜试验评估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快速站起,起床时用床头架支撑自己,以减少晕倒风险。
66
2024-01-20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