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夜啼常用的中药有茯苓、白术、山药等,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1、茯苓
茯苓属于一种中药,味甘、淡,性平,归心、肺经,具有利水消肿、渗湿健脾的功效,通常用于治疗脾虚泄泻、心悸、失眠等不适症状。如果小儿夜啼是由于脾虚引起的,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茯苓进行治疗,通常具有一定的作用。
2、白术
白术味甘、苦,性温,归脾、胃经,具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通常用于治疗脾气虚弱、脾虚饮停、痰饮等不适症状。由于白术可以补气,所以对于脾虚引起的夜啼,可以遵医嘱使用白术进行治疗。
3、山药
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具有健脾、养胃、补肾的功效,通常用于治疗脾虚泄泻、食少便溏、肾虚遗精等不适症状。由于山药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物质,所以可以起到补充营养的作用,也可以用于治疗夜啼。
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党参、白芍等中药。但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避免盲目使用,以免出现不适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