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查血常规不贫血,为什么脸色还发黄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查血常规不贫血,脸色发黄可能是巨球蛋白血症、肝炎、肝硬化、胆汁淤积性肝病、溶血性贫血等疾病的表现。这些疾病都可能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皮肤和眼白发黄。建议进一步进行肝功能检查、血生化检查等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
1.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由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过度产生导致血液中蛋白质水平异常增高。这会引起血液黏稠度增加,影响红细胞的正常功能和寿命,但并不直接导致贫血。巨球蛋白血症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苯丁酸氮芥、环磷酰胺等烷化剂进行化疗。
2.肝炎
肝炎是由病毒或其他因素引起的肝脏炎症反应,持续的炎症会导致肝细胞损伤和坏死,引起肝功能减退,从而影响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使胆红素积累于血液中,出现黄疸现象。肝炎的治疗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肝炎采取不同的方案,例如乙肝病毒感染者可以遵照医生的意见服用拉米夫定片、恩替卡韦片等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
3.肝硬化
肝硬化时,肝细胞广泛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形成结节,体积缩小,质地坚硬,所以称为肝硬化。肝硬化的肝小叶结构遭到破坏,正常的肝窦被假小叶所替代,使得肝内的血液循环障碍,进而影响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造成胆红素在血液中的浓度升高,出现皮肤、巩膜黄染的现象。对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应严格戒酒;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所致的肝硬化,则需长期口服抗病毒药如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
4.胆汁淤积性肝病
胆汁淤积性肝病是指肝内胆管出现狭窄或者阻塞,导致胆汁无法正常排出体外而堆积在肝脏内部,久而久之就会对肝脏造成一定的损害,引起肝细胞炎症和坏死,进一步加重肝功能的负担,影响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使胆红素进入血液并沉积在皮肤下,从而出现皮肤黄染的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牛磺熊去氧胆酸胶囊等利胆类药物缓解不适症状。
5.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是由于遗传或获得性原因导致红细胞破坏速率超过骨髓造血补偿能力的一组贫血综合征。此时红细胞寿命缩短,提前破坏,导致贫血,未被破坏的红细胞寿命也相应缩短,其分解产物未经处理即随尿液排出,表现为尿色加深。溶血性贫血的治疗通常取决于其根本原因,如自身免疫性溶贫可能需要遵医嘱使用甲泼尼龙注射液、硫唑嘌呤片等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
建议定期监测肝功能和巨球蛋白水平以评估病情变化,同时注意饮食调整,避免高脂肪食物摄入过多,以免加重肝脏负担。
66
2024-03-26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