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治疗办法有抗感染治疗、使用糖皮质激素以及手术治疗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指免疫功能障碍产生抗体,和正常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或激活补体,导致红细胞过早破坏而引起的获得性溶血性贫血。日常生活中,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治疗方法如下:第一、抗感染治疗,对长期使用激素者,可以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氯霉素、四环素等。第二、糖皮质激素治疗,常用药物有氢化可的松、等。第三、手术治疗,对某些严重贫血的患者,应多次输血后,再行脾切除。日常生活中,治疗期间,患者注意多休息,尽量避免出现挑食以及偏食的现象。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地址:总院:上海市黄浦区瑞金二路197号;分院:上海市黄浦区徐家汇路573号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礼士路56号
三级甲等 专科医院 公立用于明确原因的缺铁性贫血。
本品适用于:恶性肿瘤病人因放疗、化疗所致的免疫功能低下。 (1)用于18岁以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2)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T细胞缺陷病(如儿童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3)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缓慢,隐袭发生,临床表现多样、变化多端一种涉及许多系统和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障碍,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可累及皮肤、浆膜、关节、肾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并以自身免疫为特征,患者体内存在多种自身抗体,不仅影响体液免疫,亦影响细胞免疫,补体系统亦有变化。发病机理主要是由于免疫复合物形成。确切病因不明。病情呈反复发作与缓解交替过程。) (4)各种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 (5)肿瘤的辅助治疗。
滋补气血,调经舒郁。用于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下血,赤白带下,贫血衰弱,血晕血脱,产后诸虚,骨蒸潮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