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血小板少按摩什么经络好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血小板减少可以按摩足三里穴、血海穴、曲池穴、内关穴、三阴交穴等穴位来辅助改善。但需注意,食物并不能直接治疗血小板减少,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1.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是人体重要的保健穴位之一。经常按揉足三里穴可以起到健脾和胃、扶正培元的作用。适当按揉足三里穴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液黏稠度,进而辅助提高血小板的数量。
2.血海穴
血海穴位于大腿内侧,具有养血活血的功效,主治下肢痿痹、痛经等疾病。按摩血海穴能刺激血管壁,增加血流量,从而达到提升血小板的目的。
3.曲池穴
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成直角,在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具有祛风解表、清热泻火的功效。按摩曲池穴可调节体内气血平衡,缓解因气血不畅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状。
4.内关穴
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桡侧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具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的功效。按摩内关穴有助于改善心脏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对于治疗因心脏疾病引起的心源性血小板减少症有积极作用。
5.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后缘靠近踝关节处,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欲减退等症状。按摩三阴交穴能够补益肝肾、调理冲任,对肝肾不足所致的血小板减少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患者应注意避免进食可能影响血小板数量的食物或药物,如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同时建议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66
2024-03-25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