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睡觉下巴后缩是什么原因

杨猛 皮肤科 副主任医师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睡觉下巴后缩可能是由遗传因素、功能性下颌前突、骨性下颌前突、夜间磨牙、咬合功能紊乱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遗传因素
睡眠时由于肌肉松弛,导致下颌自然下沉,从而出现睡觉时下巴后缩的情况。这种情况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但如果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可以考虑通过手术矫正。
2.功能性下颌前突
当存在功能性下颌前突时,由于牙齿排列不齐、咬合关系异常等原因会导致下颌无法正常闭合,进而向前突出。这种情况下,为了使上下颌能够对齐,下颌会向后移动以达到平衡状态,因此会出现睡觉时下巴后缩的现象。对于功能性下颌前突引起的下巴后缩,可以通过佩戴矫治器进行治疗,如固定式矫治器、隐形矫治器等。
3.骨性下颌前突
骨性下颌前突是指下颌骨发育过度或位置偏移,导致下颌前倾或前伸。这使得下颌无法完全回缩至正常位置,从而表现为睡觉时下巴后缩。针对骨性下颌前突引起的下巴后缩,可采用正颌手术来调整下颌的位置和关系。
4.夜间磨牙
夜间磨牙可能导致下颌关节受力不平衡,引起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进一步导致下颌运动障碍,出现下巴后缩的症状。对于夜间磨牙所致下巴后缩,可通过口腔保护装置如夜磨牙垫来缓解症状。
5.咬合功能紊乱
咬合功能紊乱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不良咬合习惯、牙齿缺失或畸形等。这些因素会影响咀嚼肌的功能,导致下颌不能正常关闭,从而出现下巴后缩的现象。咬合功能紊乱引起的下巴后缩需要找到具体原因并进行相应治疗,例如配戴定制义齿或进行正畸治疗。
建议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相关问题。必要时,还应进行头颈部X线检查、CT扫描或MRI成像来评估下颌骨和颞下颌关节的情况。保持良好的睡眠姿势和习惯也有助于减少下巴后缩的发生风险。
66
2024-02-02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