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筋膜炎和跟骨骨刺的区别主要在于发病部位、病因、症状、治疗方式、预后等方面。
1、发病部位
足底筋膜炎是发生在足底筋膜的一种无菌性炎症,而跟骨骨刺是发生在跟骨部位的一种增生性病变。
2、病因
足底筋膜炎多是由于长时间走路、跑步等,导致足底筋膜反复牵拉,引起局部无菌性炎症,也可能是由于长时间穿不合脚的鞋子,导致足底筋膜反复受到摩擦,从而引起无菌性炎症。跟骨骨刺多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足底筋膜长时间受到挤压,导致足底筋膜部位出现退行性病变,使足底筋膜部位出现骨质增生。
3、症状
足底筋膜炎患者主要表现为脚底疼痛,在长时间行走或者跑步后,疼痛的症状会加重,休息后疼痛症状会缓解。而跟骨骨刺患者主要表现为足底疼痛,在早期时疼痛症状较轻,随着病情的发展,疼痛症状会逐渐加重,休息后疼痛症状也不能缓解。
4、治疗方式
足底筋膜炎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治疗,比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也可以通过针灸、按摩等方式治疗。而跟骨骨刺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抗骨增生片、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等药物治疗,也可以通过超短波理疗的方式治疗。
5、预后
足底筋膜炎患者通过积极治疗后,一般预后良好。而跟骨骨刺如果不积极治疗,可能会导致足底筋膜炎反复发作,严重者还可能会出现行走困难的情况,影响正常的生活。
无论是足底筋膜炎还是跟骨骨刺,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都有一定的影响,建议患者积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