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一般指腹部。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按摩天枢穴、关元穴、足三里穴、中脘穴、下脘穴等穴位达到收紧皮肤的目的。
1、天枢穴
天枢穴位于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取穴时可让患者仰卧或者正坐,从肚脐向上数4横指,可触及动脉搏动,为天枢穴。天枢穴具有调理胃肠、理气止痛等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腹痛、腹胀、腹泻、便秘等症状,还可以辅助改善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
2、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在肚脐下3寸,可以通过直立、平躺、仰卧等姿势进行按摩,可以起到补益元气、调理气血、补肾益精、调理胃肠等作用,对于腹部松弛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3、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旁开一横指的位置,可以通过直立、平躺、仰卧等姿势进行按摩,可以起到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理气降逆等作用,对于胃痛、腹胀、呕吐等症状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4、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在前正中线上,在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的中点处,可以通过直立、平躺、仰卧等姿势进行按摩,可以起到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等作用,对于胃痛、呕吐、腹胀等症状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5、下脘穴
下脘穴位于上腹部,在前正中线上,在肚脐向上4寸,可以通过直立、平躺、仰卧等姿势进行按摩,可以起到和胃降逆、消食化积等作用,对于胃痛、呕吐、腹胀等症状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按摩穴位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免引起不适症状。此外,如果患者皮肤松弛的情况比较严重,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拉皮手术、线雕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