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总想哭心烦是怎么回事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总想哭心烦可能是抑郁症、焦虑症、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障碍、神经衰弱、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疾病的表现,这些都属于精神心理类疾病,需要到精神科就诊。
1.抑郁症
抑郁发作时患者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和快感缺失,导致缺乏积极应对生活事件的动力和欲望,进而出现持续的情绪困扰和无助感。抗抑郁药物如舍曲林、氟西汀等可用于改善情绪状态,需要遵医嘱使用。
2.焦虑症
焦虑症是一种以过度担忧和恐惧为核心特征的精神疾患。当个体面临压力或不确定性时,大脑中的杏仁核会触发应激反应,使人感到紧张不安并产生哭泣的冲动。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患者识别并改变负面思维模式,减少焦虑情绪。
3.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障碍
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障碍会导致个体对自身感觉和环境感知的异常体验,包括自我意识的分离和时间流逝的感觉丧失。这些经验可能会引起强烈的不适和情感上的痛苦,从而引发频繁的哭泣。心理教育和认知重构是常用的治疗方法,旨在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病情,并通过调整思考方式减轻症状。
4.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是由长期精神紧张、思虑过度引起的神经活动障碍,表现为脑力易疲劳、情绪烦躁等症状。当患者处于高度压力状态下时,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而产生消极情绪,进而出现总是想哭的情况。放松训练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和焦虑感,常用方法有深呼吸练习、渐进性肌肉松弛法等。
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由甲状腺激素过多引起,会导致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使患者出现心动过速、失眠多梦等症状,此时若未及时处理,可能会影响睡眠质量,导致白天嗜睡乏力,晚上则会出现入睡困难的现象,从而影响情绪波动,出现总是想哭的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肠溶片等抗甲状腺药物进行治疗。
建议关注日常生活中是否存在压力源,并尝试采取有效的压力管理策略。必要时,可以考虑心理咨询或专业评估,例如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测试,以进一步了解心理健康状况。
66
2024-02-14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