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消化性溃疡的病因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酒精滥用、吸烟、遗传因素等,治疗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处理。患者应尽快就医以获得专业治疗。
1.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可在胃内产生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氨和空泡毒素C,形成一个保护层以抵抗胃酸的攻击。同时,幽门螺杆菌还可诱导细胞因子IL-1β、TNF-α等炎症介质的产生,导致黏膜下炎症反应,进一步损伤胃黏膜,增加发生溃疡的风险。根除幽门螺杆菌是主要的治疗方法,通常采用三联疗法或四联疗法,如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胶体果胶铋。
2.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
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会导致胃黏膜损伤,引起局部炎症反应,进而出现充血水肿的情况,严重时可诱发消化道出血。建议患者遵医嘱更换药物种类或者调整用药剂量,必要时需停用一段时间。
3.酒精滥用
酒精能够直接损害胃黏膜屏障,使黏膜通透性增高,胃蛋白酶原活化,从而引起胃黏膜糜烂、出血,甚至形成溃疡。戒酒是关键,如果无法彻底戒酒,则应减少饮酒量并注意饮酒方式,如选择低度数的酒类饮品、不过量饮用等。
4.吸烟
烟草中的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质可以刺激胃酸分泌,降低胃黏膜的抵抗力,促进幽门螺杆菌的繁殖,从而加重胃部炎症和溃疡的发生。对于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需要及时进行碳呼气试验来评估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程度。
5.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消化性溃疡病史的人群更容易受到遗传影响,因为某些基因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易感性和胃黏膜修复能力有关。针对有家族史者,可通过胃镜检查监测病情变化,早期发现病变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建议定期复查胃镜检查以及碳呼气试验,以便及时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状态的变化。此外,还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有助于预防消化性溃疡的发生。
66
2024-03-22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