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怎么确诊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血清总胆红素检查、肝功能检查、B超检查、核磁共振成像等检查进行确诊。

1、症状体征

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主要是由于先天性酶缺陷所引起的,大多会出现皮肤发黄、眼睛发黄、尿液发黄等症状,如果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可以初步判断为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2、血清总胆红素检查

血清总胆红素检查是一种抽血检查,通过抽血化验的方式,可以了解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如果出现升高的情况,可能是患有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3、肝功能检查

肝功能检查是指对肝脏进行的一种功能性检查,可以了解肝脏的代谢功能是否正常,还可以反映肝脏是否存在损伤的情况,如果患者出现上述情况,也可能是患有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4、B超检查

B超检查是一种影像学检查,可以利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对于肝脏、胆囊等部位进行检查,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肝脏病变、胆囊病变等,如果患者出现上述情况,也可能是患有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5、核磁共振成像

核磁共振成像可以利用磁场引起体内水分子位置的改变而进行的一项检查,可以判断肝脏、胆囊等部位是否存在病变,如果患者出现上述情况,可能是患有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另外,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66
2022-05-01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