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症状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症状包括贫血、黄疸、脾肿大、出血倾向和肌无力,这些症状可能因人而异,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确定诊断并接受适当治疗。
1.贫血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由于机体产生抗红细胞自身抗体导致红细胞破坏加速而引起的贫血。这些自身抗体与红细胞表面抗原结合,使红细胞寿命缩短,进而导致贫血。贫血的症状通常包括乏力、头晕和心悸等,其发生与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减少有关。
2.黄疸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体内红细胞被破坏后,会释放出大量的胆红素,超过肝脏处理能力时就会出现黄疸。胆红素是一种黄色色素,当其浓度升高时会导致皮肤和眼白变黄。黄疸通常出现在巩膜、皮肤等处,是由未结合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所致。
3.脾肿大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可导致巨球蛋白血症,从而引起脾脏内单核-吞噬细胞增生,导致脾肿大。脾脏是一个重要的淋巴器官,具有清除衰老的红细胞、储存白细胞和血小板等功能,在某些情况下会因病理性因素如感染、炎症等而肿大。脾肿大的常见体征包括左上腹部肿块、疼痛或不适感,可通过触诊发现。
4.出血倾向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凝血功能可能受到影响,因为红细胞破坏后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影响凝血因子的合成,从而增加出血的风险。出血倾向可能表现为轻微创伤后长时间出血不止,或者自发性瘀斑,需要进行血常规、血小板计数等实验室检查以评估出血风险。
5.肌无力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可能会出现肌肉无力的情况,这可能是由于贫血导致的缺氧状态以及免疫系统攻击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果。肌无力的症状可能包括疲劳、行动迟缓或难以完成日常活动,特别是在下肢更为明显。可以通过肌电图来评估神经肌肉功能是否异常。
针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可以进行血常规、血涂片镜检、血生化检查、不规则抗体筛查、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穿刺活检等检查项目。治疗措施可能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利妥昔单抗等药物治疗,重症者需行输血支持。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充足休息,同时注意营养均衡,避免食用可能诱发溶血的食物,如蚕豆及其制品。
66
2024-04-01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