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症状怎么治疗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症状可以通过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脾脏切除术、输血治疗、血浆置换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通过口服或注射给药,如、甲泼尼龙等,根据医嘱调整剂量。这类药物具有非特异性抗炎作用,能减轻自身免疫反应对红细胞的破坏。适合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中的炎症反应。
2.免疫抑制剂
免疫抑制剂包括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遵循医嘱定期服用。这些药物能够抑制机体产生针对自身红细胞的抗体,从而减少溶血现象。对于存在持续或严重溶血患者有较好的效果。
3.脾脏切除术
脾脏切除手术通常采用开放式或腹腔镜下操作,在全身麻醉下完成。移除肿大的脾脏可显著改善贫血状况,因为脾是破坏红细胞的主要场所。主要针对巨球蛋白血症导致的溶血性贫血。
4.输血治疗
输血治疗是在紧急情况下由专业医疗人员执行的急救措施,包括采集供体血液并将其输入受体体内。当患者出现急性溶血且伴有低血容量时,快速补充红细胞至关重要。但需注意防止过敏反应及感染风险。
5.血浆置换
血浆置换涉及从患者体内分离异常血浆成分,然后用正常血浆替代。此方法有助于清除致病性自身抗体及其他异常蛋白质。适用于治疗难治性病例或预防器官损伤。
在接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治疗过程中,应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贫血症状。饮食上宜选用高热量、高铁、高维生素食物,如红枣、菠菜等,以支持红细胞生成。
66
2023-12-29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