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常规检查主要是对脑脊液的颜色、透明度、细胞数、蛋白含量、糖含量、氯化物等进行检查,从而判断是否存在脑膜炎、脑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疾病。
1、脑脊液的颜色
正常情况下脑脊液的颜色一般是无色透明的,如果脑脊液的颜色出现了发黄、发红等情况,则可能是存在脑膜炎、脑炎等疾病。
2、透明度
正常情况下脑脊液是清晰、透明的,如果脑脊液的透明度出现了异常增高的情况,则可能是脑出血、脑梗死等疾病。
3、细胞数
脑脊液中的白细胞正常值一般在0-5×10^6/L,如果脑脊液中的白细胞数出现了明显升高的情况,则可能是脑膜炎、脑炎等疾病。如果脑脊液中的白细胞数出现了明显降低的情况,则可能是脑膜炎、脑炎等疾病。
4、蛋白含量
脑脊液中的蛋白含量正常值一般在0.15-0.45g/L,如果脑脊液中的蛋白含量出现了明显升高的情况,则可能是脑膜炎、脑炎等疾病。如果脑脊液中的蛋白含量出现了明显降低的情况,则可能是腰椎穿刺损伤、病毒性脑膜炎等疾病。
5、糖含量
脑脊液中的糖含量正常值一般在2.5-4.4mmol/L,如果出现了糖含量偏高的情况,则可能是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疾病。如果出现了糖含量偏低的情况,则可能是低血糖、营养不良等疾病。
6、氯化物
脑脊液中的氯化物正常值一般在120-130mmol/L,如果出现了氯化物偏高的情况,则可能是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等疾病。如果出现了氯化物偏低的情况,则可能是新生儿腹泻、肾衰竭等疾病。
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休息,多吃一点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比如胡萝卜、香蕉、苹果等,有利于补充机体内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尽量避免吃辛辣刺激和油腻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