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细菌性食物中毒多由食用未经彻底煮熟的肉类、食用未充分加热消毒的牛奶、食用未妥善储存的食物、食用过期变质食品、摄入被污染的水源等引起,可通过食物的储存、加工和烹饪过程进行预防。
1.食用未经彻底煮熟的肉类
由于这些肉类可能携带病原菌,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在未经过充分烹饪过程下,这些致病菌仍处于活态状态,当进入人体后可迅速繁殖并产生毒素,导致食物中毒。针对此风险因素,建议在烹调肉类时确保其内部温度达到至少71℃以杀灭潜在的致病菌。
2.食用未充分加热消毒的牛奶
生奶中可能存在多种致病微生物,如李斯特菌、弯曲杆菌等。这些微生物在适宜条件下可在乳制品中存活并繁殖,引起感染性疾病。为降低风险,应选择经过巴氏杀菌或其他适当处理方法的安全可靠的乳制品。
3.食用未妥善储存的食物
未妥善储存的食物容易受到细菌、霉菌等有害微生物的污染和滋生,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发生。为了减少此类风险,食物应在密封容器中冷藏,并遵循正确的保存期限和条件。
4.食用过期变质食品
过期变质食品中的细菌大量繁殖,产生的毒素会导致食物中毒。为了避免此类情况发生,消费者应注意查看食品标签上的保质期信息,并遵守存储指南。
5.摄入被污染的水源
被污染的水中含有各种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和寄生虫,它们可以随着水一起进入体内,引发相应的感染性疾病。对于这种情况,通常需要进行抗生素治疗,例如口服诺氟沙星胶囊、盐酸环丙沙星片等药物。
除此之外,建议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特别是关注消化系统功能,以及是否存在慢性腹泻、腹痛等症状。必要时,可通过粪便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等进一步评估消化道健康状况。
66
2024-03-15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