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有些中药为什么只能熬十分钟

于晨光 中医内科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中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有些中药只能熬十分钟是因为其药物成分易挥发、有效成分不稳定、药物性质发生变化、防止有效成分被破坏、防止出现毒性反应等。如果盲目延长熬煮时间可能会导致药效降低或产生不良反应,因此使用这类中药时需遵循医嘱。
1.药物成分易挥发
由于某些中药中含有挥发性较强的成分,这些成分在长时间煎煮过程中容易挥发而降低药效。因此,这类中药一般不宜久煎,通常控制在10分钟左右即可。
2.有效成分不稳定
因为部分中药材的有效成分为不稳定的有机物,在高温下极易分解、变质,导致药材失去原有的功效。所以对于此类中药材,需缩短煎煮时间以保留其活性。
3.药物性质发生变化
若中药中的某些成分在长时间高温作用下会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有害物质,影响药材质量,甚至可能产生毒副作用。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减少煎煮时间来保证药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防止有效成分被破坏
为了保护中药中较为脆弱的生物活性成分不被过度加热所破坏,从而保持其原有功效,故而将煎煮时间设置为较短的时间。例如黄连等中药,其中含有多种具有抗菌作用的生物碱类化合物,这些物质在高温条件下容易分解失活。
5.防止出现毒性反应
某些中药中含有毒性成分,如马钱子碱等,长时间煎煮会导致毒性增加,引起中毒反应。因此,这类中药需严格控制煎煮时间以降低毒性。例如巴豆、牵牛子等,它们含有的脂肪油和生物碱都具有一定的毒性,需谨慎使用。
患者应注意观察自身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必要时可进行肝肾功能检查,以确保用药安全。此外,患者还可以咨询专业医生,了解如何正确储存中药,以延长其保存期限并确保疗效。
66
2024-04-20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