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流涎的中医治疗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流涎可以通过中药调理、针灸疗法、穴位贴敷、舌体运动训练、口腔功能锻炼等方法进行治疗。
1.中药调理
通过服用具有健脾益气、清热化湿功效的中药来改善脾胃运化功能,从而减少口水分泌。例如,可选用党参、白术等补中益气药。适用于因脾胃虚弱引起的流涎症状。
2.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是利用特定穴位刺激以调节气血流通的方法来缓解流涎现象。如取合谷穴、内庭穴等穴位进行针刺。此法适合经络不畅导致的口涎增多。
3.穴位贴敷
将调配好的中药外敷于特定穴位上,通过皮肤吸收发挥其作用,达到祛风止涎的目的。如使用丁香、肉桂等药材制成药膏贴于足三里穴。对于虚寒证型所致的流涎有一定的效果。
4.舌体运动训练
舌体运动训练旨在提高舌头灵活性及控制力,间接影响唾液腺分泌,从而减少流涎。可通过伸舌练习、舔唇练习等方式进行训练。针对改善由于神经损伤引起的吞咽障碍而伴随的流涎问题。
5.口腔功能锻炼
口腔功能锻炼涉及一系列促进咀嚼肌群协调性的活动,可以增强口腔肌肉力量,减少口水流出。常用方法包括鼓腮吹气球、嚼木糖醇口香糖等。此方法有助于改善由口腔肌肉张力不足引起的流涎情况。
在实施上述中医治疗时,应确保患者对所用药物无过敏反应,并密切观察任何不良反应的发生。此外,建议定期复查以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66
2024-04-26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