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膀胱炎
膀胱炎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膀胱壁炎症,炎症刺激会导致膀胱频繁收缩和尿液产生增多,进而引起尿频、尿急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如头孢曲松钠、头孢唑林钠等。
2.尿道炎
尿道炎通常由淋球菌或非淋球菌细菌感染所致,这些致病菌可导致尿道黏膜出现充血水肿和敏感性增高。若处于怀孕期间,则容易诱发孕妇出现尿频、尿急的现象。若是淋球菌感染引起的尿道炎,建议遵医嘱采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盐酸大观霉素等药物进行针对性处理。
3.膀胱过度活动症
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一种以尿急为特征的综合征,常伴有尿频、夜尿增多以及不自主漏尿。由于膀胱肌肉过于活跃,无法储存足够的尿液,从而导致尿频尿急的症状发生。膀胱训练是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主要方法之一,旨在通过定时排尿来调节膀胱功能。
4.输尿管下段结石
输尿管下段结石是指位于输尿管下端的结石,当结石移动时可能会刺激输尿管壁,引起肾绞痛和尿频尿急的情况。对于较小的输尿管下段结石,可通过大量饮水促进结石排出;对于较大结石则需考虑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等方式进行处理。
5.妊娠期子宫压迫
随着胎儿逐渐增大,子宫也会随之增大并压迫到膀胱,使膀胱容量减少,进而引起尿频尿急的症状。这种情况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待生产后即可缓解。
针对尿频尿急的症状,在排除上述常见病因后,建议进行盆底肌功能评估、残余尿量测定等相关检查,以进一步确定是否存在其他潜在的问题。此外,孕妇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过量利尿剂的使用,以免加重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