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儿童尿频尿急憋不住尿是怎么回事

高建军 生殖健康科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儿童尿频尿急憋不住尿可能是由神经源性膀胱炎、膀胱炎、膀胱过度活动症、遗尿症、糖尿病等病因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神经源性膀胱炎
神经源性膀胱炎是由于神经系统病变导致膀胱肌肉控制异常而引起的。这会导致膀胱无法完全排空,从而引起尿频、尿急和憋不住尿的症状。药物治疗通常包括抗胆碱药如阿托品或贝塔-3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如米拉普坦等,以缓解膀胱肌肉的过度活动。
2.膀胱炎
膀胱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膀胱黏膜炎症,炎症刺激可导致尿频、尿急和尿痛等症状。抗生素治疗是主要手段,常用药物有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等,例如头孢克肟颗粒、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等。
3.膀胱过度活动症
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一种以尿频、尿急和尿失禁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其病因可能涉及多种因素,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膀胱感觉过敏等。这些因素导致膀胱对各种刺激的反应增强,进而引发上述症状。行为疗法是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通过定时排尿训练、盆底肌锻炼等方法来改善症状。
4.遗尿症
遗尿症是指超过5岁的孩子仍不能自主控制排尿,夜间睡眠时发生尿床的现象。遗尿症可能导致膀胱容量减少,储存时间缩短,从而出现尿频、尿急和憋不住尿的情况。遗尿症患儿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去氨加压素进行治疗,该药物能够选择性地作用于下丘脑中的精氨酸加压素受体,提高机体对水分的保留能力,降低尿频的发生率。
5.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持续偏高,可能会损伤到周围神经,使支配膀胱的植物神经受损,导致膀胱逼尿肌收缩力减弱,储尿量下降,从而出现尿频、尿急、尿不尽等症状。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主要是应用口服降糖药或者胰岛素来进行血糖的控制,比如二甲双胍片、格列齐特片、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等。
建议关注孩子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多摄入利尿食物,如西瓜、黄瓜等,以减少尿频现象。同时,定期带孩子进行泌尿系统检查,如尿常规、膀胱超声等,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
66
2024-02-11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