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尿道口灼热感
非淋菌性尿道炎是由沙眼衣原体和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尿道黏膜炎症。这些微生物在繁殖过程中产生毒素和代谢产物,刺激尿道黏膜,导致尿道口出现灼热感。尿道口是排泄尿液的通道,当存在炎症时会导致局部敏感度增加,从而引发尿道口烧灼样疼痛的现象。
2.尿频
由于致病菌持续刺激尿道黏膜,使机体免疫系统处于应激状态,导致神经内分泌系统紊乱,进而引起尿频的发生。尿频通常表现为排尿次数增多,但每次排尿量减少的情况,可能伴有尿急、尿痛等症状。
3.尿急
尿急可能是由非淋菌性尿道炎引起的泌尿系统急性炎症反应所致,炎症因子会刺激膀胱壁,导致膀胱肌肉过度活动,进而引发尿急的感觉。尿急是指突然发生的强烈排尿欲望,常伴随着尿频和尿不尽感。
4.尿道分泌物
非淋菌性尿道炎中,细菌产生的内毒素以及外源性的蛋白分解酶通过血-尿道屏障进入尿道组织间隙,诱导巨噬细胞聚集并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包括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等,这些因子进一步活化中性粒细胞,使其渗出至尿道黏膜下层,形成脓性分泌物。尿道分泌物指从尿道口排出的异常物质,通常呈白色或黄色,质地稠厚,有时伴有异味。
5.下腹痛
如果患者患有非淋菌性尿道炎,可能会因为炎症累及盆腔而引起下腹痛的症状。下腹痛是指位于肚脐以下髂前上棘连线以上范围内的疼痛,可能伴随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进行尿常规、尿培养及药敏试验以确定致病菌类型,同时可以进行阴道分泌物涂片镜检、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等辅助诊断。治疗措施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如遵医嘱使用阿奇霉素或多西环素。患者平时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穿紧身裤,以减少摩擦和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