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脂肪肝通常能引起肝郁脾虚、痰湿内阻、气滞血瘀等疾病。
1、肝郁脾虚
肝郁脾虚是指肝脏的疏泄功能失常,导致体内气机瘀滞,无法正常运化体内的脂肪,使脂肪堆积在肝脏内,诱发肝郁脾虚。肝郁脾虚的患者会出现食欲不振、腹胀、大便不成形、四肢乏力、精神状态差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逍遥丸、柴胡疏肝散等药物进行调理。
2、痰湿内阻
痰湿内阻是指体内湿气过重,导致脾脏运化功能失常,无法正常将体内的脂肪排出体外,堆积在肝脏内,诱发脂肪肝。患者会出现身体肥胖、腹部肥胖、四肢乏力、胸闷、咳嗽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参苓白术散、六君子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3、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是指体内气机郁滞,导致血液运行不畅,无法正常排出体内的脂肪,堆积在肝脏内,诱发脂肪肝。患者会出现胸闷、胸痛、头晕、心悸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复方丹参滴丸、血府逐瘀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除上述外,还能引起脾脏运化功能失常等疾病,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脂肪肝患者平时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肥肉、炸鸡等油腻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同时还要注意适当进行运动,有助于缓解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