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休克II期血压下降的主要发病机制

于莎莎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休克II期血压下降的主要发病机制是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导致组织灌注不足和细胞代谢紊乱。

休克是一种由于机体受到创伤或者感染等因素导致全身循环功能衰竭的情况,休克II期是指休克中期,患者可能会出现血压下降、四肢湿冷、脉搏细速等症状。休克II期患者的心输出量会减少,从而导致血容量不足,组织灌注量严重不足,最终导致休克。此时患者的血压会出现下降的情况,主要是因为休克会导致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引起血压下降。

休克II期患者出现血压下降的情况时,要积极补充血容量,恢复组织的血液灌注,可以遵医嘱通过静脉输注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血浆等方式进行治疗。同时,休克II期患者要注意保暖,避免出现受凉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休克II期患者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例如米粥、面条等。同时可以结合自身情况适当进行运动,例如慢走、打太极拳等,有助于提高自身的抵抗力。

66
2023-06-25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