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骨折后发麻可能是在恢复,但也可能是神经损伤、血管损伤等原因导致的。
1、恢复
脚踝骨折后局部的软组织以及骨质会受到一定的损伤,从而引起局部出现肿胀、淤血等症状,同时还可能会压迫到局部的神经,出现麻木的症状。如果没有伴随其他不适症状,这种情况可能是在恢复。
2、神经损伤
如果脚踝骨折后损伤到了周围神经,可能会引起感觉异常,出现麻木、疼痛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营养神经类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甲钴胺分散片、维生素B1片等,能够修复受损的神经,缓解不适症状。
3、血管损伤
如果骨折后局部的血管受到损伤,可能会导致血液循环不通畅,从而出现局部肿胀、淤血、发麻等症状。患者可以通过局部按摩、热敷等方式,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症状的改善。
除此之外,也可能与骨折损伤周围的软组织、骨折损伤周围的血管等原因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