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正常也可能会出现脑动脉硬化。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血管壁的压力,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血压正常并不能代表血管内血液没有病理性的损伤,而脑动脉硬化则是动脉血管内膜脂质聚集形成的粥样硬化斑块,在各种原因的作用下,会导致脑动脉血管壁出现增厚、变硬、狭窄等病理变化。高血压和高脂血症都是脑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同时出现脑动脉硬化,部分患者可能只会出现一种现象。因此,血压正常也可能会出现脑动脉硬化。
脑动脉硬化的患者在早期可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血管狭窄程度的增加,患者可出现头晕、头痛、乏力、记忆力减退、耳鸣、眼花、性功能减退、月经紊乱等症状。如果是高血压引起的,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降压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是高脂血症引起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洛伐他汀、辛伐他汀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脑动脉硬化出现斑块,导致血管狭窄,引起脑供血不足,患者还可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进行治疗。
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清淡饮食,少吃油腻、辛辣的食物,适当运动,避免精神压力,保证睡眠质量。出现不适症状时患者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