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了脚后跟疼,多考虑是由于足底筋膜炎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跟骨骨刺、足底脂肪垫炎等原因引起的,可根据病因不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
1、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是指足底筋膜反复损伤形成的无菌性炎症,可能与长期站立、肥胖、穿不合适的鞋子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脚后跟疼痛、足底疼痛、晨起或长时间休息后刚刚穿着鞋子走路时疼痛加剧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缓解疼痛。患者也可以通过红外线、微波等方式进行物理治疗。
2、跟骨骨刺
跟骨骨刺是指在跟骨结节处形成的骨质增生,可能与慢性劳损、局部退变、外伤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脚后跟疼痛、足底压痛、足弓加深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服用塞来昔布胶囊、尼美舒利分散片等药物缓解疼痛。患者也可以通过体外冲击波、红外线等方式进行物理治疗。
3、足底脂肪垫炎
足底脂肪垫炎是指足底脂肪垫因各种原因导致的炎症,可能与长时间站立、过度劳累、肥胖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脚后跟疼痛、肿胀、麻木等症状。患者可以通过按摩、热敷等方式,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不适症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还可能是跟腱炎、跟腱损伤、足跟骨折等原因引起的,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就医,明确疾病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