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感染性疾病所致贫血饮食指南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感染性疾病所致贫血的饮食调理需要均衡多样,可以适量食用红肉、绿叶蔬菜、豆类、全谷物和乳制品。但需要注意的是,食物并不能直接治疗贫血,严重或持续的贫血需及时就医。
1.红肉
红肉中含有丰富的铁元素,而铁是血红蛋白合成的重要原料之一。铁参与氧气运输,使血液中的红细胞携带更多的氧气到身体各处。补充铁元素有助于改善由缺铁性贫血引起的乏力、头晕等症状。常见的包括牛肉、猪肉等。
2.绿叶蔬菜
绿叶蔬菜富含维生素B6、叶酸等营养素,这些物质对于红细胞的生成有促进作用,能够预防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发生。适当进食此类食物可辅助治疗因缺乏造血所需的营养物质导致的贫血症状。代表性食品有菠菜、油菜等。
3.豆类
豆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以及铁质,可以提供制造血红蛋白所需要的氨基酸和铁元素,从而帮助增加红细胞数量。适量摄入豆类对缓解感染性贫血中出现的食欲不振及消化功能减退情况具有积极作用。主要包括黄豆、黑豆等。
4.全谷物
全谷物含有一定量的叶酸,该物质能促使骨髓造血干细胞成熟并分化为成熟的红细胞,进而提高机体的造血能力。补充叶酸有利于纠正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症状,如舌炎、口角炎等。代表性的全谷物食品有燕麦、糙米等。
5.乳制品
乳制品中含有的钙元素可以增强铁的吸收利用,因此可以帮助改善缺铁性贫血引起的心慌、气短等症状。补充足够能量支持铁的吸收,避免贫血加重。典型乳制品包括牛奶、酸奶等。
患者平时要均衡饮食,保证营养全面,避免挑食或偏食。同时还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不适症状。
66
2024-01-26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