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脑内兴奋抑制平衡紊乱怎么办?

闫振文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脑内兴奋抑制平衡紊乱需要根据具体原因进行治疗,多考虑是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但也可能是由于焦虑症、脑出血等病理性因素引起的。

1、生理性因素

如果患者长期熬夜、过度劳累或者是精神过度紧张等,可能会导致大脑兴奋与抑制过程失调,从而引起脑内兴奋抑制平衡紊乱。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同时还应注意保持情绪的稳定,可以通过听歌、聊天等转移注意力,有助于缓解症状。

2、焦虑症

焦虑症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出现强烈、过度和持续担忧和恐惧,可在几分钟之内达到顶峰,患者同时可伴有胸闷、心慌、呼吸急促、出汗、发抖等症状,还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脑内兴奋抑制平衡紊乱的情况。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劳拉西泮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可以配合心理治疗,比如认知行为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等。

3、脑出血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原因导致的脑组织出血,常见于高血压合并细、小动脉硬化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肢体无力等,还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脑内兴奋抑制平衡紊乱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华法林钠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抗凝治疗。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治疗,比如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手术等。

除上述原因外,还可能与脑梗死、脑萎缩等疾病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66
2023-07-27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