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分布宽度偏低、大血小板比率偏低可能是正常现象,也可能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原因对症治疗。
1、正常现象
血小板分布宽度是反映血液内血小板容积变异的参数,如果血小板分布宽度偏低、大血小板比率偏低,但没有伴随不适症状,可能是正常现象。如果患者身体没有其他不适,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
2、再生障碍性贫血
如果长期接触电离辐射,可能会导致骨髓造血功能减退,从而诱发再生障碍性贫血,会出现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症状,还可能会伴随心悸、胸闷、气短等情况。患者可遵医嘱口服司坦唑醇片、达那唑软胶囊等药物进行改善,还要注意多加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3、巨幼细胞性贫血
如果体内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12,可能会导致体内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从而诱发巨幼细胞性贫血,会出现头晕、乏力、心慌等症状,还可能会伴随面色苍白、食欲不振等情况。患者可遵医嘱口服叶酸片、维生素B12片等药物进行改善,还要注意合理膳食,适当吃富含叶酸和维生素的食物,如菠菜、橙子等。
4、白血病
若患者受到病毒感染或长期接触苯以及含有苯的有机溶剂,可能会导致骨髓造血功能异常,从而诱发白血病,会出现发热、贫血、出血等症状,还可能会伴随淋巴结肿大。患者可遵医嘱口服伊马替尼片、尼洛替尼胶囊等药物进行改善,还要注意放松心情,避免精神压力过大。
5、骨髓纤维化
骨髓纤维化是由于骨髓造血组织中胶原增生,其纤维组织严重地影响造血功能所引起的一种骨髓增生性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全血细胞减少以及脾大等,也会出现上述情况。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干扰素、羟基脲等药物进行治疗,还可遵医嘱进行手术治疗,如脾切除术等。
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