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粘多糖病Ⅴ型

任正新 全科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粘多糖病Ⅴ型由溶酶体降解过程中某些酸性黏多糖的代谢障碍引起。
此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硫酸皮肤素或硫酸肝素水解酶活性降低或缺乏,使得这两种黏多糖不能被正常分解代谢而在体内累积,进而引发一系列临床表现。
针对粘多糖病Ⅴ型,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低苯丙氨酸饮食、肝脏移植等。其中,低苯丙氨酸饮食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粘多糖贮积症患者,以减少苯丙氨酸摄入为目的;肝脏移植则主要用于治疗严重的神经系统受累症状。
在诊断和治疗粘多糖病Ⅴ型的过程中,应考虑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以及可能存在的并发症等因素。及时识别并管理疾病可改善预后,但需密切监测患者的健康状况。
66
2024-01-18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