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遗传性粪卟啉病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遗传性粪卟啉病是一种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卟啉代谢紊乱疾病,以尿液中粪卟啉含量增高为特征。
遗传性粪卟啉病是由于血红素生物合成过程中关键酶缺乏导致的卟啉代谢障碍。该疾病与ALA合酶基因突变有关,使得ALA合成受阻,进而影响了尿卟啉原Ⅰ合成酶活性,使尿卟啉原Ⅰ不能正常转化为粪卟啉原Ⅲ,最终导致粪卟啉在体内的积累。患者可能经历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还可能出现皮肤光敏反应,如晒伤样皮疹。
诊断遗传性粪卟啉病通常需要进行血液生化分析、尿液分析以及高浓度粪卟啉检测。治疗遗传性粪卟啉病主要是通过减少肝脏中的卟啉前体来缓解症状,常用药物有胆碱酯酶抑制剂如甲氰咪胍,以及降氨药物如乳果糖。
患者应避免摄入酒精和某些特定药物,因为它们可能会加重病情并引起急性发作。建议定期监测患者的症状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66
2024-01-23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