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遗尿症病因

高建军 生殖健康科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三级甲等
咨询
遗尿症可能由遗传因素、膀胱功能障碍、睡眠障碍、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神经源性膀胱等病因引起,治疗需针对具体病因进行。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确定病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1.遗传因素
遗尿症可能具有家族聚集性,若父母一方或者双方小时候也存在遗尿的情况,则子女发生遗尿的概率较高。如果遗尿是由于遗传因素导致的,可以考虑使用遗尿报警器进行治疗。遗尿报警器能够及时提醒患者起床排尿,减少夜间尿床的发生次数。
2.膀胱功能障碍
膀胱功能障碍是指膀胱无法正常储存和排泄尿液,可能导致遗尿症。这可能是因为大脑对膀胱控制不力、膀胱肌肉过度活跃等原因导致的。针对膀胱功能障碍引起的遗尿症,可采用行为疗法中的盆底肌训练来改善症状。通过一系列锻炼增强盆底肌肉力量和控制能力,有助于减少尿失禁的发生频率。
3.睡眠障碍
遗尿症可能伴随睡眠障碍,如深度睡眠期延长,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对膀胱活动的控制,从而引起尿床。对于由睡眠障碍引起的遗尿症,建议采取药物治疗的方式干预,如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类药物托莫西汀等。这类药物能提高觉醒阈值,减少夜间多尿现象。
4.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
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会影响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增多,增加遗尿的风险。若是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所致遗尿,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米洛利片、螺内酯片等利尿剂进行治疗。这些药物可以降低尿液浓度,减少夜间的尿量。
5.神经源性膀胱
神经源性膀胱是由神经系统病变导致的排尿异常,包括逼尿肌过度活动、脊髓损伤后神经传递功能受损等,会导致膀胱感觉减退、储尿期排尿困难等症状,进而出现遗尿的现象。针对神经源性膀胱引起的遗尿,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奥昔布宁缓释片、酒石酸托特罗定片等抗胆碱药进行治疗。此类药物能选择性地作用于膀胱壁上的m-胆碱受体,缓解膀胱痉挛,减轻遗尿的症状。
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孩子的饮食习惯,避免摄入过多液体,特别是在晚上睡前。必要时,可以带孩子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例如尿常规、超声波检查以及夜间多导睡眠监测等,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66
2024-02-10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