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野兔热流行病学

任正新 全科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野兔热是由布氏杆菌属细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在狩猎、屠宰野兔后接触其排泄物或未经消毒的肉类及其分泌物时风险较高。
野兔热由布氏杆菌感染引起,该菌通过破损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主要经消化道传播,也可经呼吸道传播,当健康人与患病或携带病原体的动物密切接触时,病原体可通过伤口侵入血液循环系统,进而扩散至全身各处器官组织。野兔热的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肌肉疼痛、关节炎等典型症状,还可能伴随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针对野兔热的诊断通常需要进行血常规、尿常规以及生化检查,必要时可采集血液样本进行培养以鉴定致病菌。此外还可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间接荧光抗体检测等实验室检查来确定是否存在布氏杆菌感染。野兔热的治疗主要是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有四环素类抗生素如多西环素或多西环素联合链霉素。对于重症患者,医生可能会考虑静脉注射抗生素。
预防野兔热的关键是避免与受污染的食物或物品直接接触,尤其是在处理野生动物或其产品时需格外谨慎。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也是减少感染风险的有效措施。
66
2024-03-04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