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促甲状腺素高,可能是正常现象,也可能是饮食不当、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原因导致的,可以根据不同的原因选择针对性的治疗。
1、正常现象
婴儿在出生后,可能会出现促甲状腺素偏高的情况,一般在出生后2-3天会达到高峰,之后会逐渐恢复正常,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
2、饮食不当
如果在平时给婴儿喂养的食物过多、过少,可能会导致婴儿体内的营养摄入不足,从而出现促甲状腺素偏高的情况。建议家长平时注意婴儿的饮食,避免过多,也要注意喂养的食物量。
3、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如果在怀孕期间,母亲接触了有毒的物质,可能会导致婴儿出现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从而导致上述情况。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婴儿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甲状腺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在平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4、甲状腺炎
甲状腺炎是一类累及甲状腺的异质性疾病,多是由自身免疫、病毒感染、细菌或真菌感染、慢性硬化、放射损伤等原因所引起的。患者主要表现为甲状腺肿大、疼痛、乏力、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甲状腺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出现疼痛症状,可遵医嘱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进行缓解。
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指甲状腺腺体本身产生甲状腺激素过多而引起的,可能与碘元素摄入过多或者垂体病变等因素有关。患者主要表现为心悸、出汗多、体重下降等症状,同时还可能会出现促甲状腺素偏高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药物进行治疗。饮食上也要注意避免食用含碘量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
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就医,明确疾病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