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应激相关障碍的治疗

李红冬 综合内科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应激相关障碍的治疗可以考虑认知行为疗法、支持性心理治疗、松弛训练、运动疗法、音乐疗法等方法来缓解症状。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的评估和治疗。
1.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通过帮助个体识别并改变不健康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来缓解压力,通常由受过专业培训的心理医生执行。此方法有助于解决因错误观念导致的问题,改善应对压力的方式,从而减轻应激反应。
2.支持性心理治疗
支持性心理治疗提供倾听、理解与鼓励患者表达情感的机会,在非评判环境中促进情绪宣泄。此措施旨在增强患者自我接纳及社会支持感,有利于从情感上接受并适应生活变化;进而减少因应激源而产生的负面情绪影响。
3.松弛训练
松弛训练包括深呼吸练习、渐进性肌肉放松等技巧,教导患者主动控制身体紧张状态。该技术可降低自主神经系统激活水平,从而减轻伴随高压力下的生理反应如心悸或颤抖。
4.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涉及规律性的有氧活动,如步行、游泳或骑自行车,旨在提高心血管健康的同时也作为一种有效的压力释放方式。研究表明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人群相较于久坐者具有较低的压力激素水平以及更好的心理韧性。
5.音乐疗法
音乐疗法是利用音乐创作、演奏或聆听来促进身心健康的一系列活动,可能需要个体参加小组讨论或单独创作歌曲。它被认为能够调节大脑内的神经递质平衡,使人感到愉悦和平静;因此对于缓解焦虑和抑郁等相关应激反应有效。
除了上述治疗方法外,建议患者还可尝试冥想、瑜伽等方法来辅助管理应激相关障碍。同时,保持均衡饮食和充足睡眠也是重要的基础护理措施。
66
2024-02-09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