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治疗、按摩治疗、耳穴贴压、饮食调理等,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1、药物治疗
分泌性中耳炎通常是由于脾胃功能失调、肝胆湿热等原因所引起,患者会出现耳鸣、耳闷、听力下降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清热散结胶囊、龙胆泻肝丸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是由于脾胃功能失调所引起的,可以遵医嘱服用人参健脾丸、参苓白术散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是由于肝胆湿热引起的,可以遵医嘱服用龙胆泻肝丸、茵陈五苓散等药物进行治疗。
2、针灸治疗
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针灸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可以针灸听宫穴、耳门穴、合谷穴等穴位,能够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改善分泌性中耳炎引起的耳鸣、耳聋等症状。
3、按摩治疗
患者也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进行治疗,可以通过耳部周围的穴位进行按摩,比如太冲穴、丘墟穴、丘脑穴等,能够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改善分泌性中耳炎引起的耳鸣、耳聋等症状。
4、耳穴贴压
可选取分泌性穴位,如耳门穴、听宫穴、内关穴等,进行耳穴贴压,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每次按压3~5分钟,一日一次。
5、饮食调理
在饮食方面,患者要注意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以免导致病情加重,可以适当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小米粥、南瓜粥等,同时还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西红柿、苹果等,能够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促进病情恢复。
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通过上述方法无法改善,则需要及时到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