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在中医上可以通过针灸、中药治疗、按摩等方式进行治疗,但还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对应的治疗方式。
1、针灸
中医认为,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与肺气不足、脾气虚弱、肾气虚衰等原因有关。所以在治疗上主要以健脾益气、补肾益肺为主。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针灸足三里穴、中脘穴、内关穴等穴位进行治疗。
2、中药治疗
如果患者是由于肺热引起的,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清热泻火的中药进行治疗,比如复方鲜竹沥液、黄连上清丸等。如果患者是由于脾虚引起的,可以遵医嘱服用健脾益气的中药进行治疗,比如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散等。如果患者是由于肾气虚弱引起的,可以遵医嘱服用补肾益气的中药进行治疗,比如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等。
3、按摩
如果患者存在咽鼓管功能障碍的情况,可能会导致中耳内的液体无法正常排出,从而诱发分泌性中耳炎。建议患者可以通过按摩耳部的方式,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达到通经活络的效果,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除此之外,如果患者病情比较严重,通过上述治疗无法得到改善,还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