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研究进展

李帆 肿瘤科 副主任医师
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治疗需要遵医嘱进行,可以采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方法进行治疗。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人球蛋白试验、冷凝集素试验、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测定、血浆不耐受试验等检查以评估病情。
1.抗人球蛋白试验
抗人球蛋白试验用于检测是否存在自身抗体与红细胞表面抗原结合的情况。通过将患者的红细胞与已知含有特定抗原的溶液混合,然后观察红细胞是否出现凝集现象来执行此测试。
2.冷凝集素试验
冷凝集素试验旨在评估血液中IgM类冷凝集素的存在情况,以诊断冷凝集素综合征。采集静脉血样,在低温条件下测量其凝集程度。
3.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有助于评估红细胞对低渗盐溶液的耐受能力,可辅助诊断遗传性溶血性疾病。将一定量的全血置于低渗盐溶液中,记录红细胞破裂的时间。
4.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测定
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测定可以反映肝脏和肌肉损伤的程度,对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诊断有辅助作用。通常采取空腹状态下的静脉抽血,随后立即送检并分析乳酸脱氢酶含量。
5.血浆不耐受试验
血浆不耐受试验可用于检测是否存在对自身红细胞的识别和破坏机制异常的情况。将患者的红细胞暴露于正常人的血浆中,观察是否有溶血现象发生。
以上各项检查均需要空腹进行,避免进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以免影响某些项目的准确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应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不适症状。
66
2024-02-03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