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沙介荣流行性出血热m传染病学流行病学

任正新 全科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鼠类传播,潜伏期为2-4周。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毒进入人体后,在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内复制,然后侵入血液循环扩散至全身各组织器官,导致血管壁受损,出现炎症反应和水肿。该病的症状包括发热、头痛、眼结膜充血、肾脏损害等。其中,发热通常呈典型的“三痛”症状,即高热、头痛、眼眶痛;而肾损伤则表现为尿量减少、蛋白尿等症状。
针对此疾病的诊断可通过实验室检测,如ELISA法、间接免疫荧光法等来确认是否存在汉坦病毒抗体。此外还可进行X线检查以评估肺部情况。治疗措施主要包括抗病毒药物治疗和对症支持疗法。抗病毒药物可选用利巴韦林颗粒、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等,能够抑制病毒复制。对症支持疗法包括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以及控制并发症。
患者应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病情。饮食上需注意清淡易消化,同时补充适量维生素C,促进机体恢复。
66
2024-03-18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