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

曾宪付 泌尿外科 主任医师
随州市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概述: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脑底部或脑表面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脑血管疾病。

症状:

1、突发头痛、恶心、呕吐,可有意识障碍、精神症状等。

2、可有抽搐、偏瘫、失语等症状。

3、可有发热、寒战等症状。

4、可有其他原发病的症状,如脑肿瘤、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

5、可有脑膜刺激征,如颈项强直、布氏征等。

治疗:

1、一般处理

如头部保持中位或轻度偏斜,避免用力,减少活动和咳嗽,防止便秘等,可减少脑动脉瘤破裂的风险。

2、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应及时清除口腔和气道内分泌物,解除气道梗阻,必要时可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

3、心脏监测与血压管理

如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情况,应及时对症处理。

4、体温管理

对体温升高的患者应及时进行物理降温,必要时可进行冰毯、冰袋等置于头部、腋窝等部位进行降温,避免使用乙酰水杨酸类药物,以免引起出血。

5、血压管理

应严格控制患者血压,避免血压剧烈波动。

6、镇静

镇静药物可缓解患者的焦虑、紧张和不安,避免因情绪激动而导致颅内压增高,常用药物有、咪达唑仑等。

7、预防感染

因患者可能会出现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压疮等并发症,故需预防感染,如勤翻身、使用温水擦拭身体、及时增减衣物等。

8、预防血栓

长期卧床者需使用肝素进行抗凝治疗,防止血栓形成。

注意事项:

1、绝对卧床休息1周,避免情绪激动、便秘等。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3、定时进行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的监测,以便早期发现并发症。

4、合并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应注意预防并发症,如肺炎、尿路感染、压疮等。

5、注意饮食。

患者应该尽早进行康复治疗,有助于患者的功能恢复。

参考文献

66
2019-01-12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