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是一种先进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指在心导管室,通过血管内皮损伤口将封堵器放置于室间隔缺损部位,从而达到封闭室间隔缺损的目的。
室间隔缺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心室间隔在胚胎发育时期,由于心室间隔发育不全,导致心室间隔出现缺损,可能会出现心室水平的左向右分流,导致患者出现心脏杂音、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
室间隔缺损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介入治疗,比如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是在导管室进行,医生会在大血管中放置导管,并通过导管将封堵器放置于室间隔缺损部位,从而达到封闭室间隔缺损的目的。该手术对患者的身体损伤比较小,术后恢复比较快,一般不会留下后遗症。
室间隔缺损患者在做完介入治疗后,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还要注意伤口部位的卫生,避免伤口沾水,以免引起感染。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