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全身皮肤发黄的原

张建波 皮肤科 副主任医师
牡丹江市妇幼保健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全身皮肤发黄可能是由胆红素代谢异常、药物副作用、遗传性高胆红素血症、肝炎、肝硬化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胆红素代谢异常
胆红素是衰老红细胞分解后的产物,在肝脏中经过一系列转化后排出体外。当胆红素代谢发生异常时,会导致其积累在体内,进而引起皮肤、巩膜等部位出现黄色染色。针对此病因而导致的皮肤发黄,可考虑使用促胆汁分泌药进行治疗,如熊去氧胆酸片、鹅去氧胆酸胶囊等。
2.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可能会干扰胆红素的正常代谢过程,导致其积累并引起皮肤黄疸。对于由药物引起的皮肤黄疸,应立即停用相关药物,并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
3.遗传性高胆红素血症
遗传性高胆红素血症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先天性溶血性疾病,由于未结合胆红素合成过多,超过肝脏摄取和结合能力,使非结合胆红素在血液中潴留,进而出现皮肤黏膜黄染的现象。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利胆药物进行治疗,如熊去氧胆酸片、牛磺熊去氧胆酸胶囊等。
4.肝炎
肝炎患者的肝功能受损,无法有效地将胆红素转化为直接胆红素,从而导致胆红素水平升高,引起皮肤和眼白发黄的症状。肝炎的治疗通常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抗病毒治疗、保肝治疗等。例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
5.肝硬化
肝硬化会影响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导致胆红素在血液中的浓度增高,引起皮肤和眼白发黄。肝硬化的治疗需个体化制定,可能涉及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例如,脾功能亢进引起的贫血患者,可通过脾切除术进行治疗。
建议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以评估病情变化。必要时,还应进行超声波检查、磁共振成像(MRI)扫描或活检来确定是否存在其他潜在的肝脏疾病。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有利于促进疾病恢复。
66
2024-02-17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